1.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具有粒子性,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表明光具有波动性,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把这种性质叫做光的波粒二象性。
2.德布罗意进一步提出物质波理论:每个物质粒子都伴随着一种波,这种波称为物质波,又叫概率波。
戴维孙、革末及汤姆孙的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的存在。
3.光与静止质量不为零的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粒子性或量子性的本质在于不连续性;波动性的实质在于对微观物体状态及运动描述的不确定性,不能把物质波理解为经典的机械波和电磁波。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首先提出量子理论的科学家是爱因斯坦。(×)
(2)黑体的单色辐出度与黑体的辐射波波长和温度有关。(√)
(3)一个量子就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如原子、分子。(×)
(4)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波动性。(√)
(5)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说明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6)辐射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因此物体的动能也是一份一份的。(×)
2.合作探究--议一议
(1)你觉得夏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最热?为什么?
提示:夏天穿黑色衣服比穿浅色衣服感觉要热得多,因为黑色衣服吸收热辐射的能量多,反射热辐射的能量少,因而感觉要热得多。
(2)按照量子理论,对应于3.4×10-19 J能量的量子,其电磁辐射的频率约是多少?
提示:根据公式ε=hν得,ν== Hz≈5.13×1014 Hz。
(3)宏观物体与微观粒子行为的差异有哪些?二者遵循的运动规律分别是什么?
提示:宏观物体具有粒子性,遵循经典力学规律;微观粒子同时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即在微观世界,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它们的运动规律无法用经典力学来说明,能够正确描述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基本"武器"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