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学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学案第2页

  (1)第一个特点是从中国古代农业内部结构角度得出来的。其成因主要在于中国的地理气候条件。

  (2)第二个特点是从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角度得出来的。其成因主要在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

  (3)第三个特点是从经营方式的角度。起主要成因在于私有土地的出现和小农经济的形成。

  (4)第四个特点是从土地所有制角度。其主要成因在于生产力的进步。

  5、"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可以说,除"精耕细作"外,"个体农耕"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特点中最令人瞩目的方面。个体农耕出现前,中国农耕的面貌如何?"个体农耕"出现的原因、特点如何?应如何评价评价它的历史地位?

个体农耕出现前,在商周时期,由于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个体农耕也称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出现于春秋时期。产生原因: 的进步以及 的出现。特点:(1)以 为单位,由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2)自给自足。

对小农经济的评价:见教材最后两个自然段。请加以归纳。

【知识结构】

1、中国古代农业的产生

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从农业内部结构而言)

(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从耕作方式而言)

成因

发展

(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从经营方式而言)

成因

特点

评价

(4)地主土地所有制(从土地制度而言)

【问题拓展】

  1.如何认识小农经济?

  (1)历史条件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是小农经济出现的前提。

  ②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器、牛耕的普及。

  (2)基本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③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是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④规模小、水平低、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具有脆弱性。

  (3)影响因素

   ①有利因素

  a.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器、牛耕的普及。

b.农民自身的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