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案第1页



学科:语文 年级:四年级 课

题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课型 阅读课 单元 第七单元 课时 1课时 教

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重

点 1.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2.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

备   1.放大的书信(便于讲解格式)。

  2.了解柯岩其人。 教学过程 一备 二备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1.导入:出示信封,问:这是什么?(提示学生:能说清楚些吗?它有什么作用?)板书:书信

  2.师简要介绍书信:提起书信,我国很早就有一个成语--"鸿雁传书",人们相隔遥远,不能见面时,就靠着书信来互通信息、表情达意。所以,还有一个成语--"见字如面",见到那细密的文字,就像见到了写信的人。

  3.板书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由两封书信组成的课文,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齐读。

  4.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关于课文中的两封书信,你有哪些了解?(学生可能说到一封是张国强同学写给柯岩老师的信,一封是柯岩老师的回信,相机板书:张国强 柯岩)相机提问:张国强是一个小学生,咱们都知道?你了解柯岩吗?简介柯岩:柯岩,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已出版专著50余部,最著名的诗歌有《周总理,您在哪里》。(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可以说得更丰富一些。)

  5.作家柯岩在回信中引用了这句名言,单看字面,它是什么意思?

  尺和寸放在一起,尺比寸长(老师或者学生出示它们各自的长度),但尺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了(出示比尺长的物体)。寸虽然很短,但寸和比它小的东西相比,它又显得长了(学生或老师出示比寸短的东西)。

  6.这句话在课文中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咱们一起来细细学习。

二、粗读课文,感知大意

  1.出示导读提示:

  师:同学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自己读懂,并有所收获。自读的时候,下列问题或要求也许对同学们会有所帮助:

  (1)张国强同学为什么要给柯岩老师写信?信中他叙述了哪些苦恼?

  (2)柯岩老师是怎样帮助张国强分析原因的?柯岩老师在回信中还叙述了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这有什么作用?

  (3)你明白了为什么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作题目的原因了吗?

  (4)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或者问题(请简要地写在书中的空白处)。

  2.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学生自读的时候要给足时间,同时老师要参与其中并提示一些方法。

三、自读自悟,赏析重点

  1.读了这两封书信,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从两方面谈:

  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后学会了与人交往的道理;了解了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2.重点学习书信格式。

  结合文后的提示,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出示放大的书信进行指导)

  称呼:第一行,顶格,后面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正文:信的主要部分。开头空两格,先写问候的话。

  结尾: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此致"、"祝你"等话,应紧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之类的话另起一行顶格写。

  署名: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日期:可写在署名后,也可另起一行写。

四、总结提升,迁移运用

  出示冰心的《寄小读者》或《再寄小读者》,鲁迅的《给颜黎民的信》。让学生读一读内容,看一看格式。

五、作业设计

  在你成长的经历中,也有不顺心的事吗?当时,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事的?请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

  28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从自身找原因

书信格式:称呼

正文

结尾

署名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