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愿意的。中国统一这件事要台湾海峡两岸的领导人和人民来决定。希望台湾的一些领导人把眼界放宽一点,放远一点。统一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
同学们,从投影的内容可以看出,"一国两制"有它特定的涵义:第一,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第二,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港澳地区实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各方面有根本的、重大的区别。第三,实行"一国两制",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第四,实行"一国两制"有宪法和法律保证,在一些地区实行不同的制度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性。
[教师过渡]"一国两制"的提出,刚开始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但是首先在香港问题的解决上得到了验证。不久,澳门问题的解决也证明了它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构想。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本课的第二个问题。
[板书]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中英、中葡联合声明的签署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邓小平关于香港问题的论述。
[学生看书]......
[教师讲解]随着1997年的日益临近,英国政府开始通过外交渠道试探我国对香港问题的基本态度。因为,从法律上讲,港英政府无权批出超越1997年6月30日的"新界"的土地契约,也无权在1997年6月30日以后对"新界"进行管制。这个前途不明朗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这不仅会使港英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减少,而且会对香港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为此,英国政府在70年代末就多方试探我国政府对香港前途的立场和态度。1979年3月港都麦理浩访华,首次向中国政府提出,英国希望中国在1997年以后继续租让"新界"的问题。不久,中国外交部正式答复麦理浩:中国要收回香港。麦理浩黯然而归。此后英方不断派遣官员与中方上层领导人接触,但始终未能摸透中国领导人的真实意图。1982年4月,前英国首相希思作为撒切尔夫人的特使来到北京,希望就香港的前途与中国政府达成个协议。这时,我国政府认为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已经趋于成熟。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应邀访华,开始同我国领导人就香港问题进行讨论。我国领导人明确表示,中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的立场主要有两条:一是一定要在1997年收回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不能再晚;二是在恢复行使主权的前提下,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在此前提下,中英两国政府同意通过外交途径继续进行磋商。从此,中英两国开始了关于香港问题的外交谈判。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是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访华到1983年6月,双方就会谈议程和其他程序问题达成了协议。在这个阶段双方主要争执点是前面已提到的那三个不平等条约。撒切尔夫人认为,按照国际法的惯例,这三个条约至今仍然有效。1997年,中国只能收回租借出去的新界的主权,香港岛和九龙应另当别论。对此,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政府没有回旋余地,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和九龙。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年后还不能把香港收回来,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小平同志还说:"中国政府在作出收回香港决策时,各种可能都估计到了。我们还考虑到了我们不愿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