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1】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19世纪下半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
(1)政治前提:19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下来。
统治地位得以稳固的资产阶级,反过来又充分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各项政策,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科学技术: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理论重大突破如电磁理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如金属冶炼工艺的创新,为新的工业革命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1870年以后,一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第二次大突破,工业革命进入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4)市场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为新的工业革命准备了市场条件;
(5)资本条件:大量积累的资本为工业集中和资本集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也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资本。
这一切都为新工业革命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和化工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合作探究2】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有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资金、劳动力、技术、市场条件等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资金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资金来源于资本集中(垄断的出现);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工场手工业时代积累成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由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转化而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力要求有自由的身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者还要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英国有广大的海外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已经基本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人们的理念还是争取自由,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竞争的意识已经成为时尚。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
(1)电力的广泛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成就;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备课资料2】远距离输电设备的发明
关于电能的输送方式,是采用直流输电还是交流输电,在历史上曾引起过很大的争论。美国发明家爱迪生、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都极力主张采用直流输电,而美国发明家威斯汀豪斯和英国物理学家费朗蒂则主张采用交流输电。
在早期,工程师们主要致力于研究直流电,发电站的供电范围也很有限,而且主要用于照明,还未用作工业动力。例如,1882年爱迪生电气照明公司(创建于1878年)在伦敦建立了第一座发电站,安装了三台110伏"巨汉"号直流发电机,这是爱迪生于1880年研制的,这种发电机可以为1500个16瓦的白炽灯供电。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电力技术在通信、运输、动力等方面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也急剧增大。由于用户的电压不能太高,因此要输送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