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4.10.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一)
政治:4.10.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一)第4页

市场供求关系趋于平衡,库存下降;煤炭价格恢复性上升,经营形势有所好转;安全生产情况也开始向好的方向转化。

材料二有的地方政府曾经宣布禁止外地打工人员从事某些行业,为的是增加本地的就业。看起来似乎帮助了当地经济,但是,且不说这一措施损害了外地打工人员的利益,还损害了当地的用工单位的利益,因为,这种规定缩小了他们的选择范围,用不到工资更低、质量更好的劳动力,结果是降低了当地企业的竞争力,损害了当地经济发展。这种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利用行政力量的介入,造成竞争的不公平,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结合材料,谈一谈政府应该怎样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解题指导:本题两则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只有正确履行职能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如果滥用行政权力,管得过多过死,就会阻碍市场经济发展,不利于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的发挥。

参考答案:(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2)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政府在制定市场规则时,应该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给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3)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具有直接、迅速、针对性强等特点,但使用行政手段必须反映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不能管得过宽过死,否则,将不利于市场作用的发挥,降低资源配置效率。(4)本题材料一,是政府正确履行职能,遵循经济规律的要求制定市场准入规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材料二则表现政府利用行政力量的介入,破坏公平竞争环境,搞地方保护主义,这种做法降低了资源利用效率,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阻碍了商品和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保护了落后,限制了竞争,同时也损害了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利益。

五、相关信息

(一)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提出的背景:在国内,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进入转型和调整期,"买方市场"局面的形成使有效需求不足成为经济增长的制约瓶颈。在国外,国际经济环境不佳,全球性的通货紧缩和衰退迹象已经出现,欧美经济复苏乏力,日本经济陷人困境,随着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增加,外贸出口需求的降低加剧了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压力。

面对不利的宏观经济局面,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陆续提出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通过扩大财政举债规模和财政支出,增加投资,刺激消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通过适量增发货币,连续下调人民币利率和两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取消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管理、改进存款准备金制度和改进再贷款管理、推行个人消费信贷、改善金融服务等货币政策拉动经济。

经过几年的努力,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对于遏制货币紧缩趋势,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全会通过的《决定》围绕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对深化农村改革提出了许多重大措施和作出了一系列部署,为推进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主要有四个重点:

一是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稳定并完善这一制度,是保障农民生计和农村稳定的关键。针对一些地方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占用耕地,又不给农民合理补偿的问题,《决定》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要完善土地流转办法,确保农户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要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

二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多数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低迷,农业市场化、组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