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1)第5页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知识结构

目的 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维护封建统治 原因 经济根源 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 政治根源 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思想基础 韩非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发展与运用(董仲舒) 发展 初步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需要

(1)战国:秦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

(2)秦:皇帝制度、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行郡县、颁秦律、焚书坑儒。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车轨、修驰道、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3)西汉:汉武帝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东汉:扩大尚书台的权力,加强皇权

(5)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6)北宋:解除禁军将领和节度使的兵权;设三衙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

立更戍法;禁军的半数拱卫京师,另一半驻守各地;设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地方派文臣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集中司法权

(7)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御史台,地方推行行省制

(8)明朝: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后设内阁;设都督府与兵部互相牵制,设厂立特务机构;八股取士;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9)清朝: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基本矛盾 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基本趋势 皇权加强,相权削弱,最终被废除

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 评价 利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统一和社会安定(主要),封建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创造灿烂文明及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抵御外来侵略 弊 政治上:专制独裁易导致决策失误和暴政,权臣乱政;助长因循守旧之风,官僚主义盛行,人浮于事,腐败成风;地方没有一定的自主权,不能有效的治理,妨碍地方的发展;人民受到沉重的政治压迫

经济上:使之发展缓慢,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思想文化上: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不利于民主科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总之 它在初建时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作用占据主导地位,到封建社会晚期,消极的一面则占据主导的地位。此时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已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