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学案)中国文化年--凸现文化多样性
2003年10月,中国文化年在法国巴黎金门宫隆重开幕。
在中法两国政府和民众的通力合作下,中国在法国全国各地先后推出了300多个文化项目,内容涵盖文学艺术、教育、科技、体育、民族、旅游等众多领域,可谓异彩纷旱,
102
如香榭丽舍大街的盛装中华民俗大游行,埃菲尔铁塔通体染上中国红等。这些大手笔,给世人留下难以磨灭的美好印象。应该说,中法互办文化年的成功尝试,已经为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三) (学案)什么是"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性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最先产生于西方社会,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纵观西方和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大众文化走向,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确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促进了社会文化生活的多元化发展。
大众文化所具有的特点:
(1)现代性。大众文化产生于现代工业化时期,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它伴生于工业社会的大众群体,因此明显地不同于前工业社会中的民间文化和其他文化形式。
(2)商业性。大众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商业文化,现代化科技手段是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的重要载体,因而能使大众文化在短期内迅速蔓延和扩张。大众文化和市场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亲缘关系,是在工业时代的市场化扩张中孕育并形成的,市场是它的试金石,消费者愈多,大众化则愈强。
(3)世俗性。大众文化面向世俗生活,本质上是一种市民文化。一般说来,大众文化的存在形式是一种私人生活空间的拓展,其存在过程也是一种由个人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是一种中性的大众消费。取悦大众是大众文化的重要价值追求。
(4)标准化。消费大众的心理需求、精神追求是各异的,接受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只能从多数人的一般需求特征和接受水平出发。"一般"即是"标准",尤其是当大众文化产品被工业化批量生产时,标准化也就愈加在所难免。
(5)时效性。如果说世俗性是大众文化的空间表达特征,那么时效性则突出地表现着大众文化的时间特征。"大众文化既要合乎时宜,又要能够产生轰动效应,尤其是当其以电影、电视等现代传媒为依托而表现时,则更强化了大众文化的这种时效性特征。
(6)娱乐性。大众文化多以日常生活行为和感觉、感触为主要内容,因此特别追求诉诸感官的娱乐效果,引导人们注重消遣、游乐和嬉戏,所谓"跟着感觉走"、"玩的就是心跳",通过这种感性刺激使人活得更轻松和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