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一种就是刚刚提到的王守仁那种主观唯心主义,以及稍后要讲解的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板书:2、客观唯心主义)
先我们来看13页下面的课堂探究:
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混沦,不可分开"、"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我国的朱熹,是南宋的哲学家,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认为:1、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想而伤者,如果没有理,也就无天地,无人无物。2、理是事物的规律,人只能顺应事物一定规律而行,而不能违背理。
师:朱熹把理看作世界的主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
生: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把上帝、理念等看作世界的本原。
师:你认为理和天地万物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生:理依赖于天地万物,天地万物是理的源泉,决定理,理是天地万物的反映,有些是虚幻、歪曲的反映。
师:朱熹这种把"理"看作是世界的本原,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虽然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展现的形式不同,但本质是一个,都把精神当作世界的本质,把物质看作第二性的东西,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真实关系,是违背科学的。
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 (板书)
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我们除了看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外,还可以看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但是,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这主要因为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还需要跟同学们强调的是,关于什么是世界本原的问题,除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种回答外,还有一种二元论的观点,即把物质和精神看作两个彼此独立的本原。但是"二元论"如同漫画中的一人骑二马一样,是很危险的。因此,大家在这里要注意,在哲学史上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而且,人们认识世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的认识是离不开感觉的,我们也要承认和认识唯心主义哲学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五)巩固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的知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它的三种基本形态是什么?
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辨证和历史唯物主义
师:对,然后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即意识决定物质,其中唯心主义又有哪两种形态呢?
生: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