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江苏专用)讲义:第七单元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江苏专用)讲义:第七单元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3)概况: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召开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4)意义: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2.参加万隆会议

(1)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

(2)议题: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

(3)概况:1955年,亚非29国在印尼的万隆举行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成功。

(4)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判断正误

1955年的亚非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 )

解析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概念辨析 "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是指亚非国家历史上被殖民侵略的命运,面临的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的未来任务;"异"是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归纳总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面对当时阵垒分明、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国政府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指导下,分三步走出了国门,走向世界:第一步,清理自身,通过"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了自身沉疴、轻装上阵;第二步,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冲破了外交孤立;第三步,积极争取同周边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提出并确立了处理国与国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基本准则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