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喜马拉雅山的鱼龙化石"、"东海海底人类活动遗迹"、"荷兰围海造田"、"日本填海造陆"等幻灯片,让学生回答出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海平面的升降,此外还有人类活动,如荷兰的围海造田、日本的填海造陆。目的是让学生能直观了解海陆变迁,并能举出实例与三个原因一一对应。
对于课本50页"黄河三角洲在不断生长,平均每年以1.5到3千米的速度向渤海推进"这部分的练习,不准备在本节课上课时间讲解,可以留到八年级《河流与湖泊》部分完成。因为这属于引起海陆变迁的"内力与外力"中的外力,而这一内容本书并没有讲解。而且,引起海陆变迁的三个原因,黄河三角洲也不属于任何一个。
如果有学生问起,只要简单回答:这也是海陆变迁的一个例子,是由黄河填海造陆而形成。由于黄河含沙量高,年输沙量大,而渤海海域浅,巨量的黄河泥沙在河口附近大量淤积,形成了大片的新增陆地。
(过渡)海陆处在不断的变迁中,七大洲、四大洋在不断地变化,请大家仔细看看,"S"形的大西洋南端的两大洲名字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提示: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轮廓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后归纳:两岸轮廓十分相似,就像一张纸撕开后,还可以拼合在一起一样。
其实很久以前就有人注意到这一有趣的现象,但把它作为一项学说来研究的人是谁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本51页内容。(学生阅读时老师板书)
b、大陆漂移学说
通过阅读"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引导学生归纳魏格纳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勇于献身科学的精神。目的是感染学生、交给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然后看"两大洲轮廓"、"古老地层"、"古生物"图以及相关视频后让学生归纳:
大陆漂移学说认为,两亿年前,全球的陆地是连在一起的,6500万年前,缓慢漂移分离,才慢慢形成了现在的七大洲、四大洋。
几千万年后,七大洲、四大洋还会是现在这样子吗?
学生回答总结:当然不是!大西洋在不断扩大,几千万年后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洋,而现在的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可能退居第二。
大陆漂移学说的依据是什么呢?
学生总结:大西洋南端两大洲轮廓:基本吻合
古生物:相同
古老地层:有相似性
(过渡)科学家们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科学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请同学们翻到课本52页,把两个自然段一起阅读一遍(也可以请一同学朗读,学生朗读的时候,老师板书)
板块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这是必须正文介绍而不能由学生总结出来的内容,所以采用阅读的方式进行。通过阅读培养学生从文字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52页"世界板块的分布"图,然后回答:
a、七大板块是哪七块?主要包括哪些范围?
b、哪个板块以海洋为主?被哪些板块包围着?
c、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各属于那个大洲?哪个版块?
d、图中AB两地,哪个地方的地壳比较稳定,哪个地方的地壳比较活跃,主要原因是什么?(也可以用日本、英国为例讲解)
e、为什么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