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三册P76-77的例1,2,P78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总结出除法算式,并认识除法算式。
2、认识并初步理解出发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除法算式。
3、使学生在用算式表示分东西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简洁性,从而激发起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4、通过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除法实例,让学生理解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理解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玩游戏:猜猜看!(谜语:一身毛,尾巴翘,不会走,只会跳。)
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
生:猴子。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是猴子。
二、探究新知:
例1:
1、认识除法算式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桃子。今天,猴妈妈买回来8个桃子,说"你们猴子四兄弟把这些桃子平均分着吃吧!"老大和老二首先赶到,分别拿了3个桃子,老三、老四最后赶到,分别拿到1个桃子。它们是按照妈妈的话来分的吗?--不是。
师:那你们认为应该怎样分呢?你能帮帮小猴子们吗?请小朋友拿出小棒代替桃子,在桌面上分一分。
(学生动手操作)
(师指名回答)
师:能用一个算式把刚才分的过程表示出来吗?
生:可以。8÷4=2(个)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除法(板书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
(师给学生以肯定并教学生认识这个算式:8÷4=2是一个除法算式,"÷"这个符号是除号。)
(板书:除法除号)
师:这个算式这样读:8除以4等于2。
师:请大家结合分东西的过程,说一说8、4、2分别表示什么?
生:8表示总共有8个桃子,4表示平均分成4份,2表示每份是2。(教师作为重点加以强调,多让几名同学说)
(引出例2:)
师:猴子妈妈发现第一次分配不公,于是她又买回来12个桃子,但要考考小猴子,说:"把12个桃子,每只猴子吃3个,够几只猴子吃?"
(1)学生拿出小棒动手分。
(2)学生反馈。
(3)学生试着列算式,然后集体交流订正。
重点:比较两种分桃子过程的区别。(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先讨论,再反馈,师最后小结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