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谈话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在开始今天新的一章内容学习之前先请大家看几幅图片,并思考以下问题。
课件展示:他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
(播放图片,学生观看并思考)
师: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1:边防战士生活环境寒冷,炼钢工人生活环境炎热,抗洪抢险战士可能会面临高温,缺干净水的恶劣生活环境。
师:还有同学来补充一下吗?
生2:抗洪抢险战士生活环境中蚊虫多,细菌等微生物也多,战士们容易患病。
......
师:很好,前面所看到的恶劣环境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在寒冷或炎热环境中人体是如何维持体温的?大量出汗时,需要及时补充含盐的水,比如喝电解质饮料,这又是为什么?--人体必须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什么是内环境?什么是稳态?如何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这就是本章所学习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第1节!
[推进新课]
板 书: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师:同学们阅读课本P2问题探讨,思考并讨论。
课件展示:
讨论1:图1和图2各是什么细胞?请说出细胞的名称。
讨论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生: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师:还记得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有几种吗,他们生活的环境和草履虫有相似之处吗?二者又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