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中图版必修一 3.1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案
2019-2020学年中图版必修一 3.1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案第3页

情境导入: 古诗中的地理

(1)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思考探究:上述诗句分别反映了哪种地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提示:(1)太阳辐射。(2)下垫面(地形)。(3)海陆位置差异。

气候--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

1.概念: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时期内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地经常性天气的综合表现(多年内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用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平均值或统计量来表现。

2.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因素和人类活动。

           影响气候的四大因子

一,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1, 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是造成各地气候差异的根本原因,形成五带。

 2, 一地所处的纬度,决定了它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的多少和所处的热量带,从而影响该地的气候。(作物的种植类型和熟制程度等)

二,大气环流→双层性质(运动形式和气候现象)

1,运动形式: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度地区之间、海陆之间热量和水分交换,调整了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分布。

2,气候现象:在不同大气环流形势下,空气运动特点不同,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特点也不同,从而形成不同气候。

 ①,在副热带大陆西岸→大气环流冬夏南北移动(夏季副高北移;冬季西风南移)→形成了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

②,在副热带大陆东岸→大气环流冬夏在沿海和内陆之间往复运动(夏季由海洋向内陆吹;冬季由内陆向海洋吹。)→形成了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三,下垫面因素(地面状况):

对流层大气中的热量和水分主要来自地面,地面性质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大气的水热状况及运动状况。

1,海陆差异的影响

①:气温→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同→陆地、海洋的增温减温速度不一样→导致夏季陆地最高温在7月,海洋在8月,冬季陆地最低温在1月,海洋在2月;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陆地比海洋大。

②:水分→由于海陆水分差异→水分蒸发总量、空气湿度、降水量海洋比陆地大;海洋上降水量的全年分配比陆地均匀。

③:根据海陆水热特征的不同可将气候划分为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两种类型。

2,洋流的影响

①:暖流→增温増湿→暖流经过区比同纬度其它区气温高,水汽含量多,且暖流对大气底部有加热作用,易是空气产生对流,形成降水。

②:寒流→减温减湿→寒流经过区比同纬度其它区气温低,水汽含量少,且寒流对大气底部有冷却作用,不利于空气对流,降水偏少,但易形成雾。

3,地形因素

①:海拔→气温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下降0.6℃。)→对流层的热源来自地面,海拔高处,空气稀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

②:地形阻挡→例如:A,欧洲具有世界最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地势最低平,无阻挡。);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分布在西部沿海狭窄地区(安第斯山脉的阻挡)。

B,我国青藏高原的阻挡,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处弯曲(藏北高原既无夏季风又无冬季风影响)。

C,狭管地形风力强劲。

③:坡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

4,其他因素:地表物质组成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也不同,从而直接影响地表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进而导致地区间热量状况出现差异。例如: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大陆(南极冰盖对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有关);脏雪宜融化;夏天穿浅色衣服,冬天深色衣服。

四, 人类活动

1, 释放废热→直接影响气候。例如:矿物能源的使用、各种电气设施等。

2, 改变大气成分→间接影响气候。例如:释放的各种气体(二氧化碳增多,产生温室效应,增加大气中的尘埃、云雾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3, 改变下垫面的性质→间接影响气候。人类在改变时:A,有有利的影响:植树造林、修水库等。B,有不利的影响:毁林开荒、开山采石等。

总之,气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读气候因子关联示意图分析: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因子分别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人类活动。

(2)造成各地气候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填字母)。

(3)受图中B(填字母)因素的影响,副热带大陆东西岸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大陆西岸形成的是地中海气候,大陆东岸形成的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4)下垫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主要包括海陆差异的影响、洋流的影响、地形的影响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5)图中C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主要包括释放废热、改变大气成分、改变下垫面性质等。 方法技巧:气候差异主要影响因素的判断方法

1,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①,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

②,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③,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两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

④,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

2,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①,首先是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即大气环流的不同。

②,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背风坡)的影响。

③,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岭南北两重天。

材料二 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从全球来看,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部分地区是干旱的沙漠或干旱草原,如西亚和北非地区;而我国的南方地区虽然也位于这一纬度带,却摆脱了成为沙漠的厄运,而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材料三 55°N~70°N之间的大西洋东岸最冷月平均气温比西岸高16 ℃~20 ℃,自然景观截然不同,东岸呈现森林景观,西岸呈现苔原景观。

材料四 坡向、海拔对气候的影响。

  

  

  

  

(1)材料一中,秦岭南北两重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山地对寒冷冬季风的阻挡。)

(2)材料二中,南、北回归线附近的沙漠是怎样形成的?(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部分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我国南方为什么会成为"绿洲"?(我国南方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降水丰沛,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3)材料三中,同纬度的大西洋两岸的气候和自然景观为什么不同?(东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岸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

(4)根据材料四,分析天山北坡降水多于南坡的原因?(天山北坡处于迎风坡,南坡处于背风坡。)分析地处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顶部出现冰雪带的原因?(乞力马扎罗山海拔高(接近6 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