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讨论、质疑、并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引起学生对平均数的实际意义产生质疑从而引出课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数据的数字特征。
教学环节二:巩固复习
提出问题
1、 什么叫平均数?有什么意义?
2、 什么叫中位数?有什么意义?
3、 什么叫众数?有什么意义?
4、 什么叫极差?有什么意义?
5、 什么叫方差?有什么意义?
讨论结果:
1、 一组数据的和与这组数据的个数的商称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数据的平均数为。平均数代表该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2、 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处于中间位置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唯一的,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
3、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
4、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称为这组数据的极差,表示该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情况。
5、 方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平均距离,一般用表示,通常用公式 计算。反映了数据的离散程度。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
教学环节三:实例应用
例1 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情况如表所示:
月工资/元 8000 5000 4000 2000 1000 800 700 600 500 员工/人 1 2 4 6 12 8 20 5 2 分别计算该公司员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