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1)所测温度2.9 ℃与其他温度相差太大,应舍去,代入计算式的温度差应取①和②的平均值。(2)该实验的关键是温度的测定,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性的关键是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3)因为固体NaOH溶于水放热,所以如果用0.50 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所测出的"中和热"的热值将偏大。
答案:(1)2.35 (2)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 (3)偏大
[方法技巧]
中和热测量的误差分析方法
(1)分析误差原理
根据中和热ΔH(即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计算公式:ΔH=,若实验过程导致放热(Q)变小,则中和热(ΔH)偏大;反之若实验过程导致放热(Q)变大,则中和热(ΔH)偏小。
(2)产生误差的原因
①量取溶液的体积不准确。
②温度计的读数有误。
③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溅在外面。
④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
⑤隔热操作不到位,致使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
⑥测过盐酸后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便立即去测碱的温度。
1.焓
(1)概念:用来描述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物理量,用符号H表示。
(2)意义:相同量的不同物质所具有的能量不同,其焓不同。
2.焓变
(1)概念:反应产物总焓与反应物总焓之差。
(2)表达式: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单位:_kJ·mol-1或J·mol-1。
(3)与反应热的关系
等压条件下,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时,焓变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