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比羽毛下落得快,人们于是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所受重力的大小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就因为生活的误解人类对它的认识却经历了差不多两千年的时间。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阐述了这种看法,他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精确地与它们的重量成正比。亚里士多德的论断影响深远,在其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人们一直信奉他的学说。但是,这种从表面上的观察得出的结论实际上是错误的。
2.逻辑的力量--伽利略的质疑与新观点
伽利略用"归谬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重物下落快、轻物下落慢的论断。
伽利略指出,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一块大石头的下落速度要比一块小石头的下落速度大。假定大石头的下落速度为8,小石头的下落速度为4,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对把两块石头拴在一起下落的快慢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1)两块石头拴在一起,加起来比大石头还要重,因重物体比轻物体的下落快,速度肯定要大于8;
(2)两块石头拴在一起,下落快的会被下落慢的拖着而减慢,下落慢的会被下落快的拖着而加快,结果整体的下落速度应该大于4而小于8,即加起来比大石头还要重的重物体反而比轻物体的下落速度要小。
这样,就从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假设,推出了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慢的结论。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伽利略由此推断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
伽利略认为只有一种可能性: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
3.猜想与假说
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他设想最简单的变速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提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匀变速运动"的假说。
但是,速度的变化怎样才算"均匀"呢?他考虑了两种可能: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v与t成正比,例如,每过1s,速度的变化量都是2m/s;另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即v与x成正比,例如,每下落1m,速度的变化量都是2m/s。
4.逻辑推理至实验验证
(1)在伽利略的时代,技术不够发达,无法直接测定瞬时速度,所以也就不能直接得到速度的变化规律。这是伽利略遇到的大难题。但是,伽利略采用了间接证明的方法。伽利略通过数学运算得出结论:如果物体的初速度为0,而且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均匀的,即v∝t,它通过的位移就与所用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即s∝t2(学过前面的几节,我们也能进行这样的数学推算了)。这样,只要测出物体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验证这个物体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所以,伽利略开始以实验来检验v与t成正比的猜想是否是真实的。
(2)实验验证
落体下落得很快,而当时只能靠滴水计时,这样的计时工具还是不能测量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时间。在伽利略面前又出现一大难题。为此,伽利略采用了一个巧妙的方法,用来"冲淡"重力。他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上滚下,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所用时间长得多,所以容易测量。伽利略做了上百次实验,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倾角的斜面运动,s/t2的规律不变,说明它们的运动情况相同。结果表明,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确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不断增大斜面的倾角,重复上述实验,得知小球的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变大。
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并不是落体运动。但是,伽利略将上述结果作了合理的外推:当斜面倾角很大时,小球的运动不是跟落体运动差不多了吗?如果斜面的倾角增大到90°(如图3-3-1),这时小球不就是自由落体运动了吗?伽利略认为,这时小球仍然会保持匀加速运动的性质,而且所有物体下落时的加速度都是一样的!到此为止,伽利略通过以上的研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