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客观原因:巴黎公社寡不敌众;
③ 主观原因: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8、意义: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它给资本主义以第一次沉重打击,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4)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9、教训:
(1)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2)没有乘胜追击,消灭逃往凡尔赛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二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2、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存在,阻碍俄国社会的进步,资本主义经济仍然落后,且社会矛盾尖锐;
3、"一战"加深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苦难,也暴露了沙俄的腐朽与落后,沙俄各种矛盾激化。
(二)、二月革命(1917年3月8日):
1、革命的爆发: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首都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市民举行示威游行,要求面包和停止战争,旋即转变为武装起义。
2、主力:工人和士兵。
3、特点:自发的武装起义。
4、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结果: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同时,起义者工人和士兵也在起义中组织自己的权力机关--工兵代表苏维埃,但仍然承认临时政府是俄国合法的全国政权。
6、革命后的形势: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临时政府没有满足民众的要求,拒绝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俄国社会发展,继续进行战争。
(三)、《四月提纲》:
1、提出: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列宁回国,发表了被称为《四月提纲》的重要演说。
2、内容:列宁在提纲中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
3、意义:《四月提纲》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逐渐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
(四)、十月革命:(十月革命胜利的关键是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1、时机的成熟:
(1) 1917年7月,临时政府使用武力镇压革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矛盾激化。
(2)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2、起义的发动:1917年11月(俄历10月24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五)、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政权建立:
(1)建立: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大会的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