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一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
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一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第4页



2、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反映了什么问题?土地兼并问题

。那么古代王朝为什么会出现土地兼并的问题?

赋税徭役沉重悯农诗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秦代收"泰半之赋 ",使"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人民只能,衣牛马之衣,食犬彘(猪)之食。"你如何解读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答:农民辛勤耕耘,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农民生活困苦,没有保障。是什么导致了农民的生活困苦呢?答:繁重的赋役【泰半之赋(赋税)、沉重的力役(徭役)】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严重)

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漳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封建小农经济模式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根据歌词总结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黄梅戏《天仙配》歌词

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课堂探究: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有利:耕作方式的转变;农用工具的进步;水利工程的兴修;自然条件的优越;统治者的重视;劳动者辛勤劳动:

不利:地主土地所有制;赋税徭役的沉重;社会环境的动荡;自然条件的恶劣

根据同学的思维导图,回顾本课知识。思维导图是今年来十分流行的,简单又有效的革命性思维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被誉为是头脑风暴。

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是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我们先学习了农业的起源,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神农的传说和古代农业的基本经济形式是农耕。接着我们同学展示了中国古代农业的优越性,即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石器锄耕到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并推广。汉代在生产工具上出现曲柄锄和大镰以及播种工具耧车,东汉的时候一牛挽犁代替了耦犁,唐朝出现曲辕犁。同时我们第二小组的同学展示了古代农业的保障是兴修水利,我们学习了战国时期有名的都江堰和郑国渠,上学期我们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