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时,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HNO3防止PO的干扰,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g++Br-AgBr↓(淡黄色),I-+Ag+AgI↓(黄色)。
3.某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4。要使溶液中的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2,则通入Cl2的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的I-的物质的量的( )
A.1/2 B.1/3 C.1/4 D.1/8
答案 C
解析 n(Cl-)∶n(Br-)∶n(I-)=2∶3∶4,要使n(Cl-)∶n(Br-)∶n(I-)=4∶3∶2,n(Br-)不变。通入Cl2使Cl2+2I-2Cl-+I2,n(I-)减少2,n(Cl-)增加2,则反应后n(I-)为原n(I-)的1/2,n(Cl2)为原n(I-)的1/4。
拓展延伸 当同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起氧化(或还原)作用时,总是先把还原性(或氧化性)强的先氧化(或还原)。本题中,Cl2、Br2、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Cl-、Br-、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可以发生如下反应Cl2+2I-I2+2Cl-,Cl2+2Br-2Cl-+Br2,若I-、Br-存在于同一溶液中,则Cl2先与I-反应,当I-反应完,多余的Cl2才与Br-继续反应。
备课资源 为讲授"氯气的性质和用途",某老师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一套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是连有注射器针头的橡皮管,针头已插入并穿过橡皮塞)进行教学。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丙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丁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分离戊中液体的方法是 。
(2)橡皮管连通后,分液漏斗中的气体压强p1和烧瓶中气体压强p2的关系是:p1________p2(填">"、"<"或"="),连接橡皮管的目的是 。
(3)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已知氯气与冷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①你认为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什么物质?②试用实验验证你的推论,写出实验的操作方法、假设和推论。
答案 (1)干燥的红色布条不褪色 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
(2)= 有利于分液漏斗中的浓盐酸顺利流入烧瓶中
(3)MnO2+4H++2Cl-△Mn2++Cl2↑+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