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①凡尔登战役:一战中持续时间最长、最为惨烈的战役。
②索姆河战役:英军首先使用了坦克。
[特别提醒] 1914年为一战的第一阶段,主要战场在西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为其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1915-1916年是大战的第二阶段,凡尔登战役与索姆河战役使德国的消耗巨大,越来越处于不利的境地。
三、美国参战和苏俄退出战争
美国的参战
(1)战争初期
①政策:中立。
②原因:远离战场,受影响不大;国内人民反战情绪(孤立主义);利用中立国的地位与交战国扩展贸易,大发战争横财。
(2)战争后期
①政策:参加协约国对同盟国作战。
②原因:美国与协约国的利益接近;担心俄国退出战争损害自己利益;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提供契机;捞取战利品和获取战后世界领导权是其根本原因。
③影响:改变了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在美国的影响下中国等国对德宣战,一战进入全球规模阶段。
苏俄的退出: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坚决退出一战。
(1)标志:1918年苏俄与德国在布列斯特签署了和约。
(2)原因:俄国的落后;战争加剧矛盾,爆发革命;为了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特别提醒] 美国参战从主观上是为了抢夺一战的胜利果实,带有趁火打劫、乘人之危的色彩,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战的非正义性质。但从客观上来讲,它加速了一战结束的进程,进一步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也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
四、德奥集团的战败
失败的标志:1918年11月11日,德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
失败的原因
(1)经济: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占优势,同盟国集团处于劣势。
(2)军事:同盟国集团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3)内部统治:奥匈帝国瓦解;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
(4)国际力量对比:意大利倒戈,美、日、中和其他国家的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特别提醒] 决定国际性战争胜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交战国双方的经济实力,尤其是对于持久战争,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的一方往往会占据主动权。当然军事实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