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二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教案(2)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二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教案(2)第2页

 农作物种植的成功实践。

  3、投影半坡遗址中"粟和菜子"的图片,通过新石器时代的遗存,了解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①中国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

③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④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lei)、耜(si),教导民众耕作,还进行了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实践,这一切对农业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

二、生产技术的进步

(一)学生阅读第二目,思考:

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生产工具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局限性?

3、中国古代传统农业有什么特点?

4、《国语·晋语》记载:"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当时有些人还以牛或牛耕作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又有司马牛名犁,晋国有个力士叫牛子耕。这些现象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哪些问题?

〔⑴体现了牛耕在春秋时期的开始兴起,也说明了人们对当时农业生产的重视。⑵应该说,①牛耕的兴起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②但也应当看到:牛耕作为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之一,自出现以来,历千百年而无根本性的变化,至今仍是大部分农业区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农业生产的长期落后。〕

5、分析古代耕作工具和耕作方式的影响。

为什么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中国的农业一直都使用牛耕,而没有得到突破性的进步呢?由此引出古代中国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

(二)讲解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国古代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变。

"火耕"→"耜耕

"(石器耕锄)→"铁犁牛耕

利用幻灯片打出耒耜、石斧、铁镰,以及耦犁等图片,增加学生的兴趣。

注意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采用了牛耕;汉代,牛耕普及

  2、生产工具的演变

  ⑴从材质方面:石,骨,木→青铜,铁

  ⑵从工艺方面:打制→磨制→冶炼,铸造

  ⑶从牵引动力方面:人力→畜力

  ⑷犁耕、播种、灌溉技术的进步

  生产工具的进步反映了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提高,反映了我国人民适应改造自然的勇气和智慧。

3、⑴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小农经济。⑵局限性:农业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⑶正确看待小农经济的特点、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