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士族门阀制度(拼爹的时代)。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出身论英雄,门第的高低决定一个人命运的贵贱。而鲍照出身寒微,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就是鲍照悲剧的前提。加之,鲍照本人毫不掩饰自己对建功立业、荣华富贵的追求,他不顾一切地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却受到了世俗的压制和阻碍,他的心中激起冲腾不息的波澜,表现出愤世嫉俗的深沉忧愤。门阀制度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鲍照的身上,促使他把无比巨大的愤懑不平化作《拟行路难》。
三、 欣赏诗歌:
1、结合课后第一题的诵读提示,请学生三读诗歌,个读、齐读,师师范。
一读,纠音(踯躅zhí zhú);
二读,把握感情基调(深沉、愤懑不息);
三读,颔联中的"人生亦有命","命"是什么?作者对待"命"的态度是什么样的,是认命还是不认命?
明确:"命"指门第。
2、作者情感的变化:
泄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兴叹复坐愁?
作者看到水因地势的高低流向不同的地方这一自然现象,联想到了自己,我的命运是由那没办法改变的门第决定的(比兴的手法)。读来似乎在不动感情的讲一个客观道理,其实蕴含着多少不满。 →认命(不满)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借酒消愁,但是"愁更愁",于是长歌当哭,高歌一曲《行路难》。酌酒为排遣愁怀,却根本驱散不了,反而更激起愁海的狂澜,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