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第3章第4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第3章第4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案第2页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I、教学设计

  1、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第3章第4节。它包含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及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两部分内容,它原属于大学无机化学电离理论中的一部分内容。现置于新高中选修教材中并作了深入浅出的处理。笔者认为其因有三:(1)将它安排在学生学完的化学平衡原理之后,便于运用该原理探究难溶电解质的化学行为。(2)又在学生认识了易溶性的强、弱电解质的特征之后,利于作横向比较。(3)通过全面认识难溶电解质(沉淀)的溶解平衡,使学生能体会到它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从而起到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本节内容拟分两课时开展教学。此外本班学生已有必修课的知识基础,且具有一定的动手、合作、交流、表达能力。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关注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化学行为,初步运用平衡移动原理,认识沉淀溶解平衡的主要特征,理解Ksp的含义及其初步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常见实例及数据分析引出课题,结合实验探究,认识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化学行为,沉淀的形成、转化和溶解的过程体验及分析中认识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的主要特征。学会从浓度积Qc与Ksp大小关系上判断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方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沉淀溶解平衡状态的存在及其移动方向的确定的方法,树立对立统一转化的思想,激发求知的兴趣和求真求是的态度。培养学生学会探究、思考、合作、交流创新的品质。

  3、教学重难点及其突破法

  (1)重点: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沉淀-溶解"平衡并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移动。

  (2)难点:如何通过探究认识难溶电解质的化学行为以及在水溶液中确实存在着沉淀-溶解平衡,并能初步从Qc与Ksp大小关系上给予判定。

  (3)突破法:实验探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

  4、教具准备(分四组探究)

  [试剂]:(一定浓度)AgNO3、KCl、KI、Na2S、NH3·H2O

   MgCl2、NaOH、NH4Cl、FeCl3溶液

  [器材]:试管架、试管、滴瓶、托盘、烧杯、多媒体投影设备。   II、教学过程(实录简介,详见教学光盘)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展示常见物质溶解性表和溶解度数值,思考"溶与不溶"含义? 思考、交流、回答 引出本节研究对象一难溶电解质 明确本节课程要完成的任务 通过熟悉的离子反应是否真得进行到底的设问启发引导学生 从理论上怎样分析?从实验方面如何设计?学生进一步思考。 从两方面训练和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 活动探究

分组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 在交流讨论后展示探究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开展研究。 学生按所供器材分组开展探究活动 围绕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调控课堂进度 三、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