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长制健全了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取代宗主督护制,减轻了人民负担,加强了国家对人民的控制,故③④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D。
答案 D
4.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各级官吏贪污现象相当严重,北魏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为此,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迁都洛阳,削弱保守势力
B.定期考核,依照政绩提拔官吏
C.限制"恩荫",防止权贵垄断
D.发放俸禄,并由国家统一筹集
解析 结合史实可知,为解决吏治混乱、贪污成风的现象采取了俸禄制,统一由国家发放,故D正确。
答案 D
5.钱穆认为北魏均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如此评价是因为该制度( )
A.把部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B.起到过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
C.完全取消了土地买卖
D.没有具体的授田规定
解析 从"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可知均田制的目的是限制地主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故B项正确。
答案 B
6.商鞅实行县制,"辅之以什,司之以伍......故奔亡者无所匿,迁徙者无所容"。而魏孝文帝推行三长制,破荫附,"编户齐民"。二者的共同作用是( )
A.强化对社会基层控制 B.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C.促进郡县制度的形成 D.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解析 材料"奔亡者无所匿,迁徙者无所容""破荫附",因此,这一制度强化了对社会基层的控制,故A正确;B、D与材料无关,C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