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上语文《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上语文《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教学设计第1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中的第三篇课文。文章思路清晰,段落分明,共分六段,中间四段按照四季顺序描绘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象,每段都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景色。因此,此文有利于引导中年级学生感悟组段方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要求。同时,课文语言准确、生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语感。

    本课一些要求会认或会写的字,如"汇、涨、挡、浸、献、刮"等,比较好地体现了季节的特点,有利于教学把识字、写字与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它们的意思和表情达意的作用。

    由于课文内容较为浅显,学生可以大致读懂课文内容,因此,教学重点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探究并发现课文组段规律,学习、积累背诵生动、优美的语言为宜。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词,会写"汇、挡、献、刮",初步领会左右结构生字宽窄布局的迎让规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尝试运用立桩记忆的方法背诵喜欢的段落。

   3.探究并发现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三、教学准备

   1. 引导学生大致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熟悉课文,找出本课"汇、挡、献、刮"四字与前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渔、披、状、划"四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相同点。

   2. 准备教学用100英寸电子互动白板、实物投影仪器。

   3. 准备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制作指导关键字及背诵用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教师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

     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认读字词,指导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白桦、淙淙、嫩绿、涨满、蘑菇、脑袋、葱葱茏茏(树木青翠茂盛)、当美餐

    2.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字音同位互相纠正。

    3.请六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

     要求和评价指标:声音洪亮,正确流利。

  (三)提示重点,明确目标

     这节课重点探究课文中间部分的行文顺序和组段的规律。

  (四)读中感悟,积累语言

   1.由教师背诵第一段导入,学习第二段──感受春天活力之美。

    (1)指导感受"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中"抽出"用得准确、生动,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练习朗读,要求读出树木的生机勃勃。

    (2)学生自读、探究整段,找找还有哪些词"用得真好"。

    (3)交流汇报。

      重点感悟:"汇"也用得生动形象,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