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通过进行对比磁体与带电体的相似之处,引出本节课内容
二、探究性活动一:电流的磁效应
通过阅读奥斯特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该探究活动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对比总结相应的结论。
学生操作:在桌上水平放置一枚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在取一电池组,从正极接出一根长导线,固定在磁针上方,用导线的另一端触接电源的负极。
教师提示:导线要沿着磁针的南北指示方向;导线与磁针要尽可能的近些;要触接,不要长时间固定。
学生观察:没有电流时,磁针怎样?有电流时,磁针又怎样?当改变电流的方向时,磁针的转动方向是否变化?
师生归纳:1.导体中没有电流时,磁针静止,导体中有电流时,磁针转动,说明电流周围有磁场。
2.改变电流的方向时,磁针转动的方向也发生改变,说明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激励教育:通过介绍奥斯特在电磁领域的贡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物理素养。
三、探究性活动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规律
情景创设:(边设疑边演示)我们的周围有很多闭合的电路,如照明的手电筒,但是我们却看不到它吸引大头针,这是为什么呢?(生:吸引力太小,磁场太弱的原因)又怎样能够增大磁场的强度呢?(师:将一段铜丝在圆的笔杆上绕成螺旋状后,展示形状),你们会发现什么?许多的磁场出现叠加,势必会增加磁场强度,这就是螺线管。(师:展示实物)。
提出问题:那么,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有什么规律呢?
探究设计:请同学们回想我们学过的条形磁体的磁场,通过对比,推理出螺线管的磁场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