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三 扬州慢 教案3
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三 扬州慢 教案3第2页

空在何处。

生:空城。从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二十四桥`无声的冷月`桥边的红药可以看出。

师:说得很好。词人"解鞍少驻初程",站在扬州城边,看到了青青的荠麦`废旧的城池`高大的树木`孤独的二十四桥`无声的冷月`寂寞的芍药,听到了寒气中传来的凄清的号角声。一个"空城",结住上片,领起下片,实为全词关眼。第二个问题,下片中那一个字给你的印象最深?

生:一个"冷"字,很真实的写出了扬州的凄清`冷落和萧条。

生:一个"惊"字,表现出词人心中的悲凉之感。

师;两位同学都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大家认可那一个字呢?

生:我认为"惊"字概括性更强。

师:的确如此。此时次地,此情此景,晚唐诗人杜牧是"重到须惊","难赋深情"。而姜夔则是实实在在的触目惊心`心惊心痛了。这也就是诗家所提倡的"诗贵含蓄,忌直露",不说自己,偏说别人,杜牧尚且如此,我何以堪?今日的扬州令姜夔悲从中来,那么昔日的扬州又是怎样的呢?请找出一个与"空城"相对应的词,概括昔日扬州的特点。

生:佳处。

生:名都。

师:两个词到底选用哪一个呢?

生:名都好,因为与"空城"相对。

师:有道理。还有那些词句写到昔日的扬州?

生:还有"春风十里"`"青楼梦好"`"豆蔻词工"`"二十四桥"。

师:这些词句写出了昔日扬州怎样的特点?

生:繁华热闹。

师:这些景象词人和我们并没有看到,而是通过杜牧的诗句想象得来。引用前人诗句是本词一大特点,请阅读相关的四首诗。(多媒体投影杜牧的四首诗。)

师: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虚,一边是实,两副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昔盛今衰)那么造成此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生:"自胡马窥江去后",表明造成此种情形的原因是战争。

师:非常好。战争正是`摧毁人类文明`摧残人类生命的黑手。古代战乱频繁,人民百姓生活困苦。君不闻曹操的悲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君不闻杜甫的哀叹"武皇开边意未已,边廷流血成海水"。南宋初年,金兵屡次进犯。(多媒体投影相关史实)姜夔选取此题材正是为了极表他的"粟离之悲",表达他因祖国山河破碎`百姓生活困苦而极其沉痛的心情。让我们再来齐诵全词,进一步体会他的"粟离之悲"。

生齐诵全词。

师:第四个问题,本词主要运用的写作手法,请第四组的同学回答。

生:对比`虚实结合` 用典`情景交融。

师:综观全词,有情有景,有虚有实,回环反复,跌宕生姿,读来确有生临其境之感。诗歌鉴赏的第四步是理解想象。这就需要紧扣关键词语,把握主要意象,注重修辞效果,善于联想想象。只有做好了这一步才算真正理解了诗歌。请自由选择你体会较深的诗句,进行理解鉴赏。

生:我鉴赏的是"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师:大家的领会相当深刻。但理解鉴赏还不是终级目的,我们还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在理解的基础上迁移创造。真正的文艺作品就是使人从世俗的感觉中解脱出来,得到精神的升华。现在就让我们从悲切伤感中解脱出来,随着另一位南宋词人辛弃疾一起登上京口北固亭吧!

点读两首词。

师:这两首词皆吊古伤今`吟咏古人`即景抒怀,所写内容和所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生:这两首词风格不同,境界大迥。一个慷慨激昂栏杆拍遍,一个伤感低吟瞻顾徘徊,一个追念英雄欲保境安民一展雄才,一个怀念才子想重温旧梦恢复繁华,一个叹国土沦丧江山易手忧国忧民,一个惜美人芳草风流尽去感时伤世。这就是豪放派与婉约派词带给我们不同的美的享受。

师:子曰:爱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爱读多读善读优秀的词作,才能从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