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三男邺城戍"揭示了兵役苛酷。②"二男新战死"表明战争的惨烈。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写出了百姓处境悲惨。(老妇诉说这些话,想博取差吏的同情,以求差吏高抬贵手,放过自己。)
二层(中间四句):诉说家中现状。
①"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这三句写出老妇一家情非得已,家中只留下孙子和儿媳。②"出入无完裙"这一句则写出老妇一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百姓生活极其贫困悲惨。
三层(最后四句):写自请应役。
体会:这四句话表现了老妇人怎样的心理想法?(老妇人虽然舍不得离开家人,但为了保全家人甘愿牺牲自己;同时盼望跟着差吏赶紧服役,以免夜长梦多,使自己保护家人的苦心落空。)
(总之,老妇人"致辞"的具体句子反映了兵荒马乱,社会动荡;战争极其惨烈,百姓为国家付出了巨大牺牲;战争给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使人们生活极其贫困悲惨的社会现实。
表明了诗人支持唐朝的平叛战争,渴望胜利,歌颂老妇一家人勇于承担苦难的牺牲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差吏嚣张蛮横的愤恨不满和对百姓饱受战争苦难的同情怜惜。
9.有人说,"老妇的致词"不是一口气说完的,而是由差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应该结合老妇人诉说的内容可推想差吏有三次蛮横的询问。①你家男人哪里去了?赶快交出来!②老婆子,你家还有别人吗?快交出来!③你这个死老婆子,竟敢撒谎,这不是有个小孩吗?小孩在,那他妈呢?快喊出来。)
10.诗歌结尾四句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在结构上起何作用?
(写出了事件的结局:老妇被抓走,诗人在天亮时独自与老翁告别。表达了诗人既为时局的动荡担忧,又对差吏的叫嚣蛮横愤恨不满,同时对百姓的不幸遭遇报以同情的复杂感情。在结构上照应了开头,使结构浑然一体。)
附 练习题
【阅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