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898年离开故乡求学,1902年被选派赴日本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
1909年8月回国。辛亥革命后应蔡元培之邀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供职,后随教育部迁往北平。1918年5月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其思想产生了飞跃,由以进化论为主导,转向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思想为主导。1930年3月"左联"成立,他被荐为常委,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将。后十年的杂文,更加犀利、深刻,犹如匕首、投枪,充满了唯物辩证的精神。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作品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等。
识背景
《祝福》创作于1924年,是《彷徨》中的第一篇小说。小说所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但由于革命的不彻底性,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并未完全实现,整个中国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制度的残酷统治和压迫之下,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仍然严重地束缚着广大人民,尤其是妇女。她们受尽了剥削和压迫,承受着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压迫,封建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严重地束缚着她们的身心。妇女解放问题成为鲁迅在五四运动时期探索的主要问题。《祝福》就是在这种探索下产生的。
[探究--精研文本]
[整体·感知]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了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文脉·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