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三一轮复习:《醇、酚》学案(新人教版)(原创)
2009届高三一轮复习:《醇、酚》学案(新人教版)(原创)第2页

 ⑵化学性质

  ①置换反应: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②消去反应:

   说明:a.浓H2SO4的作用: 、

  b.混合液的配制:乙醇与浓硫酸体积比1:3(如何混和?)

  c.温度控制:迅速将温度升到170℃,不能过高或过低(原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

  d.加热前加几粒碎瓷片,防止暴沸。

  e.醇消去反应发生的结构特点:与-OH相连的碳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还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能发生消去反应。

  即:

  如: 都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③取代反应:乙醇与HX(如HBr)反应:

④氧化反应:w.w.w.302edu.c.o.m

    a.燃烧氧化:

   b.催化氧化:

   c.强氧化剂氧化:酸性KMnO4、K2Cr2O7(橙色→绿色)

  

  

   小结: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加氧或去氢,还原反应:加氢或去氧,

  ⑤酯化反应:

  4、醇的催化氧化发生条件和规律

  (1)、发生条件:醇分子结构中与-OH相连的碳原子上至少要有一个氢原子,即具有 的结构。因为醇的催化氧化,其实质是"去氢"。

   

  (2)、规律

  A.-OH连在链端点碳原子上的醇,即R-CH2OH结构的醇,被氧化成醛。

   

  B.与-OH相连碳原子上只有一个氢原子的醇,即 结构的醇,被氧化成酮(,其中R、R′为烃基,可同,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