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实质: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方式的一次伟大变革,而非所有制的变革。
(4)意义: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区别
1. 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在农业合作化前,土地等生产资料归个体农民私有,实行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的,土地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农民只是享有经营和使用权。
2. 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属集体统一管理,在集体统一规划下进行农田基础建设。而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只是单纯地以农民个体力量进行生产的一家一户的落后的生产方式。
3. 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不存在按劳分配。
4. 发展后果不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改革农业经营结构,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商品化、现代化。而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经营方式落后,个体力量薄弱,亦无法采用农业机械和新技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特征
1. 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2. 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决定了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分配必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同时,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又在客观上产生了多种分配方式。
(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要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应当是指导性的计划。计划工作的重点是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预测、总量调控、重大结构与生产力布局规划,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综合运用经济杠杆,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四、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的主要区别
1. 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闭关自守、腐朽落后的清政府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被迫开放的;当今的开放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实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