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一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国语·晋语》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礼记·曲礼》
(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
--《管子·小匡》
材料二 长期以来官营作坊的工匠主要来自官奴婢、刑徒和征调来无偿服役的民间工匠。在强制劳动、囚徒式管理下,工匠常常怠工、逃亡和起义。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弱下去。
材料三 工匠之子,莫不继事。
--《荀子·儒效》
工之子恒为工。
--《国语·齐语》
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
--《唐六典》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官营手工业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2)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以及造成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2.(2015·福建文综·14)《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3. (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4. (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课后案--应用拓展·能力提升
1.(2018.4•浙江高考•3)古诗有云:"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䃜万车炭(煤)......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中国古代以煤作为燃料冶铁开始于( )
A.战国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2.(2018.4·浙江高考·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转轮排字盘;《感天动地窦娥冤》;王祯《农书》 ② 定窑孩儿枕;《萍洲可谈》;"气学" ③ 天水放马滩纸质地图;《说文解字》;"井渠" ④ 架火战车;谢环《杏园雅集图》;《天工开物》 A. ②③①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3.《考工记》关于制作合金成分的叙述如下图,《考工记》的这一记载能够说明春秋时期( )
A.青铜铸造技术的先进 B.铁器产品多样化
C.手工业生产规模庞大 D.冶铁技术水平高超
4.战国时期秦国的青铜兵器出土数量很多,不少带有铭文,如"相邦吕不韦戈""相邦义(张仪)戈""上郡守戈""陇西守戈"等。这些铭文证实( )
A.兵器使用者为中央高级官员 B.秦国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C.秦兵器分由中央和地方督造 D.秦兵器带有显著的地域特色
5.史载:唐代官营丝织业"凡织紝之作有十:一曰布,二曰绢,三曰施,四曰纱......八曰绮......",反映唐代官营丝织业生产( )
A.分工细致 B.规模巨大
C.品种丰富 D.供不应求
6.(2016·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月考)下列关于工官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工官手工业规模一般较大,技术水准较高
B.工官工场的产品一般不作为商品在市场上销售
C.工官手工业作坊的工匠基本上世代相袭,对官府有人身依附关系
D.工官手工业是一种附属在农民家庭之中、与小农业紧密结合的经济形式
7.下列三种手工业形态按产品商品化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8.《汉书》载:"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sì,盛衣物或饭食等的方形竹器),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材料反映汉代( )
A.官营纺织业技术水平高超
B.政府鼓励民营手工业发展
C.官营纺织业规模大耗资多
D.手工业产品大量投放市场
9.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工场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10.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 )
A.制瓷业开始兴起 B.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
C.全员参与瓷器生产 D.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
11.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半拟偿私债,半拟输官赋。"下列描述与材料不相符的是( )
A.农户种棉日益普遍
B.农民负担沉重的债务和赋税
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家庭手工业超过民营手工业
12.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 )
A.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 B.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
C.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 D.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
13.《清代外销瓷》一文作者认为:康乾时期大量外销并被西方人作为官窑精品收藏的外销瓷其实并不是官窑产品,而是出自民窑。作者的主要判断依据是( )
A.产品用途 B.釉色的区别 C.器物纹饰 D.产品质量
14. 战国时期齐国的《考工记》记述,工师检验梓人所制的饮器,如平爵向口,爵中还留有余沥,便不合标准,梓人就要受到处罚。这一严格的要求表明( )
A.规范民间手工业生产的统一性 B.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
C.民营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 D.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标准化
15. 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 )
A.私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 B.小农经济走向衰落
C.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是中国瓷器艺术发展的辉煌时期,无论是在种类、样式还是烧造工艺等方面,均位于巅峰地位。......宋代也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高峰时期。以扬州为例,唐末到宋初,接踵而至的三场战争,扬州承受了巨大的战争破坏。尽管如此,扬州由于政治、经济、交通的优势,一直保持着对外贸易的繁荣,不仅始终是两宋时期最大的瓷器外销港口,还促生了不少生产外销瓷的窑口。
--漆侠《宋代经济史》
材料二 棉花自宋代传入中国后,因其满足人们再被之需的重要作用而为历代统治者所督导推广,到明代棉作已遍及全国各省区。......到了清代中叶,人口急剧增长的巨大压力一方面推动棉花种植继续向更广大区域分散,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推动各种农作物首先是粮食和棉花向着各自适宜的地区集中。......手工棉纺织业也从发达的江南而几乎"广布到全国的每个州县去了",呈现出时人所称的"棉花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的景象。
--摘引自《城乡产业互动与近代内地民族棉纺织企业的发展》
材料三 公元1世纪时,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自然史》中把中国叫做"丝之国",古罗马的贵族都以穿着中国丝绸为荣。他还说中国出产的钢很硬,质地很好。17世纪以来,许多欧洲国家的宫廷和王公贵族更是竞相购藏中国的瓷器、漆器和丝绸、刺绣,甚至不惜重金到中国定做,运回国内珍藏起来。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宋代制瓷业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和原因。(10分)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地位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知识主干填充
一、1.(1)青铜 (2)商周 2.春秋
3.(1)煤 北宋 (2)焦炭
二、1.(2)西周 (3)丝国 (4)唐
2.(1)宋末元初 (2)黄道婆 (3)明代
三、1.(2)黑陶 2.(1)南北朝 (2)唐代 (3)景德镇 (4)元
四、1.(1)农业 2.(1)①西周 ②雇募工匠 ③明 (3)强制
3.(1)①春秋战国 ②私营手工业 (2)②雇佣劳动
问题探究
1、何谓手工业?手工业与农业、商业的关系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