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沪科版必修一 摩擦力 教学设计
2018-2019学年沪科版必修一   摩擦力 教学设计第2页



教材

分析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三大常见性质力之一,是整个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一块"基石"。它编排在重力、弹力之后。有助于之后受力分析的细化处理,有利于力学综合知识和生活中物理知识的系统运用。高中物理《课标》对该知识点的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针对上述特点,本节课易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易于培养学生的辩证观点,易于锤炼学生的物理素质。因此需充分用好该节教材内容,深入挖掘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思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学情

 分析 通过学情调查发现,学生在初中的《力和机械》一章已经学习了摩擦力的基本知识,对摩擦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掌握了用二力平衡分析过程,但会误以为摩擦力就是阻力,但还不会具体的计算。另外,通过前面两章的学习,学生基本适应了高中的学习方式,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知道了重力、弹力两种基本性质的力,以及初步具备了探究和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但是学生的基础差异很大、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足。

]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

  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滑动摩擦力的规律;

  3、知道动摩擦因素与哪些因素有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4、会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的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的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学会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3、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对 学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3、培养学生具有 学探究意识,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可以用物理解决生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