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精品《第11课:醉翁亭记》教案教学设计免费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精品《第11课:醉翁亭记》教案教学设计免费下载第3页

  1、听视频朗读

  2、读准字音

  3、读准停顿

  4、读出韵味(注意文中的"也"。)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zhāo)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gō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文中四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请理清文章思路。

  一、 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及命名缘由。

  二、山间的朝暮和四季景色。

  三、太守和众宾的游宴之乐。

  四、太守醉游归来,自得其乐。   一、 大声朗读第一段,思考:

  1、写亭的形状的句子是: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本段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先写了亭的自然环境,再写了命名由来。

  3、叙写醉翁亭命名由来的句子是:太守自谓也。

  4、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千古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二、大声朗读第二段,思考:

  1、此段分别写了哪些时候的美景?各有何特色?

朝: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暮: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

  春:野芳发而幽香

  夏:佳木秀而繁阴

  秋:风霜高洁

  冬:水落而石出者。

  2、作者面对如此美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乐亦无穷也"。抒发了寄情山水的乐趣。(情景交融)

  三、大声朗读第三段,思考:

  1、 文中"伛偻提携"所指的是两种人是:老人小孩。《桃花源记》中则是用"黄发垂髫"来借代。

  2、本段文字描绘了哪几幅图画?请用一个字概括他们共同的心情。

  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乐。

  3、人们的欢乐体现在哪里?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

滁人游,滁人生活富足安定,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冽,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太守见到这些,有着怎样的神态?)

  太守醉,作为太守,见此其乐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

  4、本段描写"滁人游"有什么作用?

  写"滁人"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体现了百姓和平安乐的生活,也体现欧阳修治理有方,政绩显著。

  四、 大声朗读第四段,思考:

  1、写禽鸟之乐的句子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本段描写山间夕照全景图,主要采用了衬托手法,请说一说是如何衬托的?

作者以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层层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