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夺了人的尊严,甚至丧失了女性的害羞感。"机器",表现她们受到的残酷的剥削和压榨。对东洋厂家来说是"特殊的廉价的'机器'";对带工老板来说是"赚钱的'机器'",即使生病,老板也要用拳头、棍子或者冷水强制她们去做工。"罐装的劳动力",比喻她们受到严格的控制,丧失了和社会交往的条件,丧失了人身自由,可以恣意挟制和役使。"奴隶",指包身工任人宰割的命运。无论辱骂、殴打、饿饭、吊、关黑房或其他"文明""合理"的惩罚,她们都得逆来顺受。整夜地听着被折磨、蹂躏的同伴"要断气的呻吟一般的呼唤",只能屏气睁眼,在黑夜中叹息她们的命运。直到榨完了残留在她们皮骨里的最后一滴血为止。
课文补注
1. 整体把握
《包身工》作于1935年,是夏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在详细地占有了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他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同时告诉人们,包身工制度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伴随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生长出来的一颗毒瘤。
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按照时间顺序,抓住"包身工"们一天生活的三个主要场景,从住、吃、劳动条件等方面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其间穿插以典型的描述和精辟的议论,使文章内容丰富、线索清晰
第二部分是全文的总结(从"两粥一饭"到结尾),作者概括了包身工们的非人生活,并提出了自己的愤怒控诉。
2. 本文是以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
课文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来组织材料,中间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议论。作者把散乱的不完整的材料,像剪接电影一样,高度集中地组织在包身工从清晨到黄昏放工一天的时间里。如此安排,叙议结合,层次清楚。
3. 课文中用到的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新闻事实,一类是背景材料。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课文中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文章在叙述了一些新闻事实之后,往往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等情况。中间都有一些转折性的词句,使得衔接自然流畅。比如写四点一刻被骂做"猪猡"的包身工起身的情景之后,就以"但是,她们正式的名称却是'包身工'"一句作为过渡,写这些乡下姑娘是如何被带工老板骗到城里来的。在介绍了四点半钟包身工们吃粥的情景后,就用"廉价的机器"来衔接,引出了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的原因,对包身工受剥削、受压榨的情况做了具体、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