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主人何为"二句以反诘之句振起文意,以使令语气引出下文:"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是全诗的高潮。
(二)读出感情
通观全诗,有如怒涛奔涌,其气势之壮阔,情感之激昂,风格之豪放,确是前无古人。在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可分四个层次:
开头四句写悲。
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诗人仿佛站在高山之巅,顷刻间就看遍了它的万里流程,因有"不复回"之叹。由此想到人生,诗人头脑中便出现了这样的图景:高堂之上,人们对镜自视。"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真是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间一样短促啊。至此,悲意更浓。
"人生"以下六句写欢。
"天生我材必有用"写出了作者的豪情,"必有用",固然充满了对自我的坚定信念,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此材"以前是没有被用的。所以此句也道出了作者的苦衷。
"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
富贵、豪华生活"不足贵",诗人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希望"长醉",不愿醒来,显见世事之混浊,诗人厌恶之深彻。诗人赞扬曹植的豪华酒宴,其实是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
"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
诗人要将一切价值昂贵之物都拿来换酒,诗情至此,更趋豪放,直令人有"意气凌云"之感。可是,结尾的一个"愁"字,却给这豪放之中加入了一丝悲凉之意。悲凉,说明诗人并非一个忘世事的酒徒,他有着强烈的忧愤和苦闷;豪放,说明诗人胸怀极为阔大,他具有从苦闷中摆脱出来的勇气和力量。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在那"与尔同销万古愁"的高唱中,既受到了情的感染,又受到了力的震撼。
在"读出感情"这一环节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可以采用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比着读,看谁能读出诗原有的感情。教师充当评委,对学生的朗读作出评判,标准是上面的分析。
四、背诵:可采用比赛的形式。
五、重点解读:
1、具体研习,攻克重难点。
(1)诗歌开头"黄河"和"人生"之间有何联系?这四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两句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兴手法。李白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颍阳去黄河不远,故借以起兴。这两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似乎从天而降,东入大海,势不可回;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感叹人生易老不过朝暮间事,因而"不复回"又隐含了韶光易逝,青春难再之喻意。雄伟永恒的黄河尚且如此,人生更是渺小短暂,开头四句,令人顿生悲意。诗人的这种悲感不仅仅是因为自己两鬓染霜,英雄老去,更是由当时朝廷腐败、自身的政治抱负无从实现的愤慨而来,极有气势。其中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阔大。前两句将空间层层放大,后两句把时间紧紧压缩,时空上的夸张,开篇就给人灵动飞扬,横空出世之感。
(2)当时李白已是两鬓染霜,在政治上极其失意,浪迹于江湖,然而他却说"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如何理解这种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