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论形成] 多角度理解董仲舒新儒学呈现的特点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
(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
[名家论史] 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和影响
观点:"(董仲舒的)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 --冯友兰
导读:冯友兰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皇权行使提供了思想依据,同时也有利于防止皇权暴政的出现。
主题 儒学主流地位的确立
[史料探究]
1."罢黜百家"
史料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①"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注:由①可看出"罢黜百家"的主要目的在于巩固和加强封建大一统。
思考:据史料,从春秋战国到汉武帝时期,反映了我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
提示: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
2.汉代教育
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