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他是一个 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注意结合课文中描写牧羊人的相关语句。
五、师生互动,讲解质疑
(一)理清结构
1、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下表。(练习一)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初遇牧羊人
再见牧羊人
最后一次相见
2、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总--分-总。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作者对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精神的评价。
第二部分(2--20)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
第三部分(21)赞美老人坚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3、三到高原见牧羊人(对比突出主题)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初遇牧羊人 默默地牧羊,选种、种橡树 荒地秃山,干旱无比 再见牧羊人 改养蜜蜂,坚持种各种树木 看到溪水,树木长高 最后一次见 种树的初衷仍然没有动摇,继续种树 充满生气,变得富饶 (二)分析形象
1、参照示例,以"他是一个 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注意结合课文中描写牧羊人的相关语句(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练习二)
示例:
他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无论对劳作,还是对生活。从他挑选橡子的细节可以看出,他工作起来心无旁骛,认认真真:从"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等细节,可以看出他在生活中也一丝不苟,不愿马马虎虎地过日子。
2、细节写人
(1)假如你想了解谁是真正品行出众的人,恐怕得花好几年观察:看看他的行为是否无私;动机是否慷慨;同时他还必须在大地上留下明显的印记。我很幸运地认识一位"种树的男人",他正好符合以上所说的条件。--无私,慷慨
(2)他很少说话,但可以感觉得出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的人--自信,果断
(3)他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衣服也一针一线地仔细缝过,看不出任何补丁。--积极生活,爱整洁
(4)他说,这块高原因为没有树,正走向死亡。反正他没事业的压力,正好可以担负起拯救大地的任务。--目标远大而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