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二 最后的常春藤叶 学案(1)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二 最后的常春藤叶 学案(1)第3页



主旨探讨

关于本文的主旨有以下几种理解:

1叶子是希望的象征。最后一片叶子关系到琼珊的生死。她对自己的健康已经毫无信心,并且迷信地觉得自己的生命就像窗外的那棵藤一样,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她的生命也将结束。但她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

2从叶子本身来考虑,一旦叶子落下,那个可怜的姑娘也将死去,因为她失去了自存的意志。面那片叶子没有落下,风啊雨啊不断,但它没落下。它像是在鼓励人们要充满期待,不断抗争。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美鉴赏

欧·亨利式结尾

这篇文章的结尾很有意思。风吹雨打始终掉不下来的藤叶,竟是人画的假叶。生病的画家得救了,画假叶的画家却受风寒去世了。这种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的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的结尾,我们把它叫做欧·亨利式的结尾。可以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谜底式"的结尾。作者介绍一些情况引起读者注意,留下费神猜测的地方。如《警察与赞美诗》中的流浪汉。当他为非作歹时警察熟视无睹,当他决心好好做人时却被关进了监狱。二是"画龙点睛式"的结尾。作家的创作意图在小说开头和中间部分,往往隐而不露,仿佛雾中的神龙,及至到结尾处才让读者明白。三是"戏剧式"的结尾。作者常用"含泪的微笑"诉说小市民的辛酸,此类作品头尾在情节上有鲜明的对比,人物感情上有强烈的变化,形成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可以看作是精彩的短剧,如《麦琪的礼物》这篇脍炙人口的作品,讲一对穷困潦倒的年轻夫妻互赠圣诞礼物的故事,妻子卖去喜欢的长发,丈夫卖去喜欢的金表,而换来的礼物却是多余的梳子和表链。

问题探究

《最后的常春藤叶》中主人公的评价历来有争议,有人认为是琼珊,有人认为是琼珊、苏艾,也有人认为是贝尔曼,你是怎么看的呢?试作探究。

导思: 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性格在群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进展,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有关键作用。

探究:第一步,深入研读文本,力求读出作者,读者自我。

第二步,讨论1:从人物形象入手,哪个是主人公?

提示:从琼珊、苏艾,到贝尔曼,最后聚焦在贝尔曼身上。初见贝尔曼--一个穷困潦倒,消沉失意,好高骛远,郁郁不得志的失意老画家;再见贝尔曼--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重见贝尔曼--人格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精神得到展现。由此,归纳贝尔曼的典型形象,领会人物形象对主旨的表现作用:他是艺术区穷苦人的典型代表,揭示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宝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第三步,讨论2:从题目的含义入手。

提示:从琼珊、贝尔曼两个不同的角度,探究最后一片叶子的表层义和隐喻义,并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