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在意识和物质后面用括弧标出思维和存在,或许更容易让他们理解吧)
教师:那么大家是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呢?谁为"第一性"?
(提问若干学生,看看它们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看法如何,谁决定谁)
(这个时候学生的回答还不大正确,不过,终究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一是认为意识决定物质,这里先不用去判断谁对谁错,直接引导下去)
教师:我们可以发现,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两种看法。凡是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的,我们说它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决定物质的,我们认为它是唯心主义的。这样哲学就分成了两大阵营。
(如果学生可以接受,在这里也可以适当展开一点点,简单分析下哪种是正确的)
教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我现在和大家谈到手机、MP3、MD、电脑等东西的时候,大家脑海中是不是就会浮现它们的形象啊?比如说MP3,大家脑海中出现的就是,要么长长的要么扁扁的要么圆圆的,可以听歌做U盘的小玩意儿。这个就是我们哲学上的说的意识。
教师:不过,如果老师现在和一个远古人或者说我家乡里的那个村子里乡亲们说MP3、MD,他们的脑种会出现这样的反映吗?我想,留给它们的仅仅是大大的问号而已。列举"荀子、王守仁、贝克莱男装周梦蝶的故事"让学生充分理解唯心主义的实质和内涵
教师:从这里看,大家觉得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啊?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啊?
(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教师:那我们现在来看看意识和物质关系的第二个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教师:或许大家看到这个"同一性"都觉得一头雾水,其实,同一性就是说意识(思维)能否正确认识物质(存在)的问题。
(随机提问若干学生,让他们说说,觉得意识(思维)能否正确认识物质(存在)。)
列出"休谟、康德、子非鱼论"来讲解什么是不可知论
(从学生的实际回答来看,让他们迷惑的是,人类目前尚有很多很多未解之谜,因此他们认为意识(思维)有时能正确认识物质(存在),而在有些时候能,他们这种属于不彻底的不可知论者)
教师:在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班的同学有三种看法,认为意识(思维)可以正确认识物质(存在)的,属于可知论者;凡是认为意识(思维)不能正确认识物质(存在),属于不可知论者。当然也有些同学是两者观点都有,这种同学我们把他称为不彻底的不可知论者。
教师:那大家看看自己是属于可知论者还是属于不可知论者呢?
二、为什么是基本问题。
下面的第二个目题,这里就不说了,在下面的目题里,我举了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