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细胞的呼吸和呼吸原理的应用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把上一节课的探究实验结果以书面报告形式总结。
[情境创设]
学生:把上一节课的探究实验结论总结。
教师:上节课我们通过探究实验,知道了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
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细胞呼吸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师生互动]
(一)有氧呼吸
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这一过程必须有氧的参与。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1.复习线粒体的结构
师:线粒体有哪些结构与呼吸作用相适应?
生: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的某些部位向线粒体的内腔折叠形成嵴,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嵴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基质。线粒体的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2.有氧呼吸的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有关呼吸的知识,在讨论中板书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即
C6H12O6+O2CO2+H2O+能量
教师:呼吸作用是怎样进行的呢?
学生:阅读课本P93~P94相关内容。
教师: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十分复杂,可以概括地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反应都有相应的酶催化。
关于呼吸作用过程的教学,可对照图(图5-9)讲解,在讲解中讲清以下几点:
①首先应指出,下面以葡萄糖为例讲述呼吸作用过程。其他有机物也可以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
②第一阶段,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在分解的过程中释放能量,一部分被ADP捕获(把ADP转变成ATP),并脱下[H]。这一过程在细胞质的基质完成。
③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内,继续脱[H],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同时释放能量合成ATP。
④第三阶段,前两阶段脱下的[H]在线粒体内,与从外界吸收或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O2结合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合成大量的ATP。
(2)在整理出三个阶段后,根据学生状况,进一步分析以下几点:
①引导学生,将呼吸作用的反应式配平
即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配平过程中,提问,呼吸作用产生的H2O中的O,来自哪种原料?(学生回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