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词以三问、三答构成,问答贯穿全文,以此理解词的内容。
1.一问:"何处望神州"?答曰:"满眼风光北固楼"。
思考:为何而问?问答中的弦外之音你能读懂吗?
(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辛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何处望神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己有了!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2.二问:"千古兴亡多少事"?答曰:"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思考:二问何事?问答中抒发了怎样的情?
(这是更进一步的质疑。京口一带千百年来发生过多少事情,兴亡之变该有多少,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问句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不胜感慨,充满感伤之情。)
3.第三问:"天下英雄谁敌手"?答曰:"曹刘。"
思考:三问为何由孙仲谋而发?如何理解"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
(异乎寻常的第三次发问,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雄姿,谁配称他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委婉地暗示了对朝廷的不满。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而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也是对懦弱庸碌的掌权者与主和派的严正斥责。)
【三读析情】
说说作者想籍此词表达怎样的情感?
1. 上阕写景:望神州、北固楼、长江流。
(在历史上京口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触景伤情,这怀里还有作者那挥之不去的对中原故土不能收回而念念不忘的忧伤,这份"怀"是"为国伤怀"的怀。)
2. 下阕怀古:万兜鍪、战未休、孙仲谋。
(因为孙权曾在此建功立业。这句话隐含着当朝不如当时的东吴孙权,并寄希望于下一代。这一愿望代表了南宋子民的呼声,也是对懦弱庸碌的掌权者与主和派的严正交流。这里的"怀"是壮志难酬的不甘心,是"怀才不遇" 的感怀。)
小结:--感慨兴衰、赞美孙权、讽刺当朝。今天,读罢辛弃疾的这首南乡子,我想你一定对辛弃疾有了更深的了解,你一定读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对当朝的不满、对失地难收的忧伤以及壮志难酬的不甘心。
(四)回顾品鉴
1.说说这词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一是把借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起来。
二是融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
三是巧设三问三答,层次极为分明。
2. 苏、辛的这两首词都是借景抒怀的典范之作,有何共同与不同之处?
共同之处:都是都面临长江,浩浩江水使他们都不能自已地激起了对古今兴衰的历史回忆与感慨,都记起了令人追忆的英雄人物。
不同之处:所借之景不同:苏词是古赤壁遗址,辛词是镇江京口北固亭;
所忆人事不同:一个指挥赤壁之战,一个坐断东吴;
所发感慨不同:苏词惆怅沉痛,辛词昂扬激越。
(五)拓展提升
自读稼轩同时期所作另一首登北固亭词《永遇乐 北固亭怀古》,比较一下,两首词在内容、风格和写法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