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是清朝统治者民族狭隘性的表现。早在17世纪,清政府为对付郑成功的抗清活动,曾厉行"海禁"。台湾收复后,"海禁"解除。18世纪中叶后,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扰,清政府又宣布实行闭关政策。清朝统治者不仅对汉族人民非常疑忌,就是对充当臣仆的汉族地主官僚也深具戒心。它企图通过"海禁"、"闭关",将国内汉人与外界完全隔绝,以防他们内外联结,形成反清力量。
从根本上说,它是一种消极防御的政策,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政策,最终导致清朝脱离世界潮流.进一步导致了闭塞、停滞、倒退。
评价:
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政策",对内加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这种政策作为一种消极防御的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它更大的影响是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它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导致海关制度混乱,贪污勒索公行,增加商品成本,影响商品质量;导致盛世之下,君臣安享太平,刮民脂民膏,奢侈无度,引起内乱;它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严重阻碍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日益落后于西方;它"作茧自缚",不利于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的正常交往,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被动挨打。
启示:
从闭关锁国中汲取教训,每个国家和每个民族都不能与世界隔绝,应广泛交往,否则,将被时代所隔绝,应取长补短;在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中国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发展进步,才能超越世界先进的国家。
核心素养聚焦
1.了解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理解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社会,要能站在这一高度上去理解重农抑商实施的原因,此外,不可忽视超越经济的政治文化的因素;理解区域经济管理的方式的差异和统治集团的阶级属性的深层次关系。
3.明白"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各朝代实施的具体措施,结合教材"学习思考",共同探讨其历史影响,侧重于指出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加深理解"重农抑商"政策的弊端。
4.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中后期就已经产生但发展缓慢,其原因是什么?可以联系世界史内容,进行中外对照。
5.学习本课,可联系初中教材土地制度、商业政策、明清时期对外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等内容,同时联系高中历史必修1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容及影响来加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注意与必修2前三课联系,形成知识体系。通过观察甲骨文的"田"字图和明朝的"鱼鳞图册",认识我国古代土地制度发生的显著变化。同时通过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认识清朝政府对外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学习本课,还要仔细分析古代中国由强盛逐步走向落后的原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原始社会的土地制度、夏商周时期的井田制及瓦解的经过、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及发展、特点、封建社会时期的国有土地和私有土地的形式、土地兼并。理解生产力的发展是土地制度演变的根本原因;运用历史理论分析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
了解有关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借助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