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九)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九)第3页

  (4)引入文字资料:钱塘江大潮来临时,另外一位作家这样写到(课件出示文字资料):

  潮头已经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的来到眼前,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象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连天,好象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象要淘尽人间的污染,潮水腾跃,好象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

  (自己读,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评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不要就教材而讲教材,应该把视野投向更加广阔的语文天地,适时地给学生补充一些语文学习的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长此以往,学生将受益终生。)

  (5)播放录像。(快看,钱塘江大潮来了!)

  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假如你是一个游人,你会怎样赞叹?

  教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成千上万的游人来到钱塘江观潮,这观潮的人山人海当中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有国家的元首,有胆大的人,有胆小的人,有走遍世界的旅游者,也有很少到外面的乡下老奶奶,他们看到了这伟大的钱江潮,会发出怎样的赞叹?(教师随机采访学生)

  (评析:录像的播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这种视觉的冲击会让学生的心灵感到震撼,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师及时地抓住学生情感体验的高峰,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人观看钱塘江大潮之后的不同感受,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地理解进一步深化。)

  (6)教师:是啊,不论是谁,当看到了钱江潮的壮观景象后,无不发出赞叹。请你把自己的感受送入课文之中再来读一读。

  (7)同学们,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潮来时的情景的呢?(远-近)

  3.潮过后,还能称作是奇观吗?

  (学习第五段:重点体会"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

  4.那么潮来之前又是什么景象呢?是否也能算作是天下奇观呢?

  (学习第二段,体会:平静、人山人海)

  (评析:第二段和第五段略处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选准重点,防止面面俱到。)

  小结: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二)内化语言,拓展延伸

  教师:同学们,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钱塘江大潮吧!请大家看完之后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介绍给更多的人。(放录像)

  1.教师:你觉得作为导游应该怎样介绍呢?

  2.出示小组活动建议:

  (1)可以选择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中的任意一部分进行介绍。

  (2)介绍时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J=-自己的一些感受或运用资料中的知识,可以一个人介绍,也可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介绍。

  (3)介绍的语言要符合导游的身份。

  3.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4.小组汇报,教师相机点拨,并组织语言,适时评价学生。

  小结:听了你们的刚才介绍,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前往观潮。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钱塘江大潮,同时也可以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

  (评析:学生再一次变换身份,作为导游来介绍钱塘江大潮,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将课文中学到的语言内化,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对学生是一个挑战,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孩子们在愉悦、欢快之中得到了能力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