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现象的记录能力,达到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
(4)评价与交流
讨论1:拉瓦锡测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我们在实验中有时所测氧气的体积分数却小于1/5 ,为什么?
小结:①红磷量不足,没有把瓶内的氧气消耗完;
②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③装置没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④被压入集气瓶内的水有一部分留在导管中。
讨论2:实验过程中,有时所测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1/5,又是为什么呢?
小结:①燃烧匙插入广口瓶中太慢,导致空气受热膨胀逸出;
②弹簧夹没有夹紧,导致燃烧红磷时空气从弹簧夹逸出。
思维点拨:完成这个实验的关键是:①红磷的用量要充足,要保证能够将瓶内氧气耗尽;②整个装置气密性要好,不能漏气;③开始实验时,夹紧弹簧夹,要注意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时再打开止水夹。
讨论3:教材上的实验,不能准确度量广口瓶中氧气的实际体积等原因而存在不足之处。请小组讨论,以下改进装置好在哪里?
【设计意图】通过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空气的组成成分:
①展示图片:介绍科学家普利斯特里和舍勒,发现氧气而不认识氧气的有趣故事,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认为空气是一种单质。直到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首先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19世纪末,科学家又通过大量实验发现:空气中还有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其他杂质。这些成分几乎不变,自然界各种变化会相互补充,空气中可变成分是CO2和H2O,由于受工业气体的污染,空气的成分也会变化,因此说空气成分因地而异,因时而异。
②了解各组成成分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数。
稀有气体 0.94%
其他成分1% 二氧化碳 0.03%
水蒸气等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空气成分的认识历程,使学生体会科学发现的过程是经几代、几十代人不断努力的结果,科学发现是在不断被肯定、又被否定,再被肯定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中提高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4、空气成分的应用
空气中各种成分具有不同的性质,因而有着不同的用途。引导学生讨论并用表格归纳:氧气、二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