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苏教版必修五 渔父 学案(1)
2019-2020学年苏教版必修五 渔父 学案(1)第3页

2、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乃: 之: 可以: 濯: 缨:

译句:

3、 遂去,不复与( )言。

遂: 与:

译句:

3、判断下列句式

① 行吟泽畔

② 是以见放

③ 圣人不凝滞于物

④ 自令放为

⑤ 以身之察察

⑥ 受物之汶汶者

⑦ 遂去,不复与言

4、判断下列而的用法

见而问之

而能与世推移

淈其泥而扬其波

餔其糟而歠其醨

而蒙世俗之尘埃

莞尔而笑

鼓枻而去

四、问题探讨:

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

明确:他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2、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位形象,他是谁?是怎样一位形象?为何要塑造这一形象?

明确:文章还渲染了渔父的形象。|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作者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对塑造屈原来讲,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

3、 文章采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人物的性格?

明确: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与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

4、作者在塑造屈原形象时,除了主要写他的语言,还写了他的行为、外貌,试从文中找出,并说明其作用。

明确:见第一段: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心事重重、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暗写出屈原所处的黑暗环境,所遭受的困境挫折,为下文写屈原的守节不渝、清白终生张本、铺垫。

5、比较阅读分析:

⑴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个人的认识。这两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