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六国论 教案(2)
2017-2018学年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六国论 教案(2)第2页

  2、 北宋建国以后,对不断进犯东北、西北边境的契丹、西夏,一直采取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的政策。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统治者每年都要向契丹、西夏纳币输绢以求苟安。针对这种情况,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评论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一味赂贿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

五、初读感知

1、听范读(多媒体)。 2、正音正字。 3、练读。

六、 翻译课文:

第1-2段:

重点词语:①或曰:或,有的人。 ②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互,交互,相继;率,全都。 ③ 盖失强援:盖,承接上文,表原因,因为。

译文: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他们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由于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援助,就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

第3段:

  重点词语:①秦以攻取之外:以,用,凭借。 ②思厥先祖父:厥,其,他们,把六国;祖父,祖辈、父辈。 ③暴霜露:暴,暴露,冒。 ④举以予人:以,用,把,拿;后省略"之",找国土。 ⑤胜负已判:判,分清,明显。 ⑥此言得之:得,得当,适宜,正确。

  译文:秦国用攻战获取土地之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得到邑镇,大的就得到城市。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多到百倍。把六国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丧失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想望的,六国诸侯最担心的,当然不在于战争了。想想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土地。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它送给别人,好像丢弃小草一样。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然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睡。第二天起来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到了。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六国终于灭亡,是理所当然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这话对了。

  第4段:

  重点词语:①迁灭:灭亡。 ②与嬴:与,亲近,亲附。 ③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④始速祸焉:速,招致。 ⑤击赵者再:再,二次。 ⑥李牧连却之:却,击退,一说为使动用法。 ⑦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洎,及,等到;以谗诛,因为受诬陷而被杀; ⑧ 智力孤危:智,谋臣的才智;力,国家的实力;孤,势力孤单;危,国家危急。

⑨向使三国:向,以前,当初;使,假使。

译文:齐国不曾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齐国亲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不能幸免了。燕国与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而不贿赂秦国。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兵的功效。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赵国都城邯郸才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抵抗却不能坚持到底。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人不亲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动身赴秦,赵国的良将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