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在哈金森工厂 学案(2)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在哈金森工厂 学案(2)第2页

光辉的复出

毛 毛

  1977年的新年,我们全家是在三○一医院过的。2月3日,在住院55天后,父亲康复出院。

  出院后,在叶帅亲自安排下,父亲住进京郊西山军委一个住处的二十五号楼。这个楼,原来是王洪文住过的。我们进去一看,感觉很不一样。房子不错且不用说,里面竟有一个专门看电影的大厅,到底是"文革"新贵,还真是挺会享受的。我们住的这个二十五号楼,是在山的最上面,从车道转下去,就是叶帅住的十五号楼。有一天晚上,我们全家正在吃饭,叶帅的小儿子头头来了。他悄悄地告诉我们,他是奉命来接我们家的"老爷子",去见他们家的"老爷子"。父亲听后立即起身。

  头头的车子停在大门外面,父亲上车,坐到汽车后座上,我和头头坐在前面。头头开着车,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父亲接到了叶帅住的十五号楼。父亲下车,快步走进大门。刚一进门,远远地就看见叶帅由人搀扶着,从里屋走出来。叶帅是专程出来迎接邓小平的。父亲高声喊道:"老兄!"赶紧趋步向前。父亲和叶帅两人走到一起,热烈而紧紧地握着手,长时间不放。然后,他们相互搀扶着,走进里屋。门紧紧地关着,他们谈了很长、很长的时间。

  4月10日,父亲提笔给中央写了一封信。信中,父亲明确地批评了"两个凡是"的观点。信中说,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在这封信中,父亲鲜明地提出要准确地和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问题。5月3日,中央转发了邓小平的信,肯定了他的意见是正确的。5月24日,邓小平在同两位中央同志谈话时,明确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他说:"把毛泽东同志在这个问题上讲的移到另外的问题上,在这个地点讲的移到另外的地点,在这个时间讲的移到另外的时间,在这个条件下讲的移到另外的条件下,这样做,不行嘛。"他指出:"这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同志自己也没有说过'凡是'。"他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个思想体系。""我们要高举旗帜,就是要学习和运用这个思想体系。"在那段时间里,中央有些人曾要求他写一个检讨,并承认"天安门事件"是"反革命事件"。父亲坚决回绝,表示不再写检讨。对于"天安门事件",他说:"我不出来没关系,但天安门事件是革命行动!"

  在叶剑英、陈云、李先念、王震等老同志的推动下,在全国人民的强烈呼吁下,在粉碎"四人帮"9个月之后,1977年7月,邓小平终于再次复出。

  这个复出,是民望所归的复出,是对中国的前途命运至关重要的复出,是一个光辉的复出。

  (节选自《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

  

  【课内挖掘】

  1.少年邓小平,远离故土,漂洋过海,来到法国,勤工俭学,在哈金森工厂担任学徒工,工作努力,在艰苦的环境里,努力学习,乐观向上,工作比任何人干得出色,不气馁,不放弃,最后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者,为后来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邓小平,四川广安人,1904年8月22日生,早年赴欧洲勤工俭学,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开始革命生涯。归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后担任党和军队的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为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写作运用]适合"磨难""考验""责任""成功""榜样"等话题。

  【课外运用】

  示例一:

  

  勾践,亡国之君,为夫差灭国,留下退路,来到吴国,十年磨砺,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终于崛起,灭夫差,兴越国。有志者,事竟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项羽,盖世英雄,被刘邦打败,未留退路,来到乌江,面江而泣,自断退路,"无颜对江东父老",终不渡河,拔剑自刎,成为失败的英雄,英明一世,糊涂一时,留下千年一叹。

  邓小平,改革舵手,被撤职迫害,留下退路,虽三起三落,屡遭挫折,但为自己为革命,却矢志不移,哪怕最后只是保留党籍,也决不放弃,最终为中国找到了一条统一祖国大业、通向幸福的康庄之路。

可见,无论古今,为人处事,留有退路,海阔天空;不留退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