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志向: "存君兴国"-- 择死-- 以死明志
五、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即不同于一般史传文的写法。
学生思考回答,老师点拨。
点拨:"传评结合"的写法,有人称它是"太史公之变调",即史传中的"变体"。
主要原因:司马迁写此传意在抒写个人幽愤,所以"评"就显得尤其重要。
六、从屈原开始谈起:传统文化的淡忘和民族精神的重振。
1、思考:屈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点拨:不仅仅是端午节,屈原给我们留下的真正财富是精神和文化。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其实,中华民族从不缺少像屈原一样有"存君兴(爱)国"之志的人。 他们,共同筑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
2、出示苏武、文天祥、谭嗣同的图片〖见多媒体课件〗
点拨: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3、思考:今天的我们丢掉了什么?
点拨:是传统 是文化 是精神。我们深受西方服饰、饮食、娱乐 等的影响,已逐渐失去我们本民族的文化。 实际上,我们丢掉的还很多!
4、出示有关节日民俗的图片〖见多媒体课件〗
点拨:节日民俗是平常生活中的诗歌 ,可我们已永远失去很多很多的节日民俗。
幸好我们还有希望!
5、出示有关复兴传统文化,尤其是复兴汉服的图片〖见多媒体课件〗
点拨:"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左传·定公十年疏
6、 出示孙异《重回汉唐》歌词并播放歌曲。〖见多媒体 课件〗
点拨:汉服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始。 服饰、礼仪、精神、文明 ,一脉相承, 层次递进, 凝聚民族精神,传承华夏文化 ,复兴中华文明。
7、感受中国人曾经的有过的诗意生活。出示 严凌君《古典的中国·前言 》节选
小儿郎,上学堂;月光下,背诗行。二司马细说历史,八大家铺陈文章;李杜诗篇在,光芒日月长;魏晋妙人多,人心知音赏;举杯邀东坡,低回菊花黄;闲暇无事说聊斋,梦入红楼卧厢。
三月三的雅集,曲水流觞诗意清朗;五月五的龙舟,先贤之风山高水长;七月七的新月,女孩乞巧心爽事旺;九月九的登高,青云之志任君逍遥;还有中秋的朗月除夕的岁火,亲友团圆滋味无疆......二十四番花信风,江山岁月色多娇;二十四个节气,大地母亲呼吸酣畅。四季轮转,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五更鸡志士其舞,三更火读书灯亮,暮鼓晨钟割昏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一天都是创世纪......这是我的日历。
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半耕半读一品人家,田园和书斋将身心安放;亦儒亦道半仙人物,庙堂与江湖意气舒张;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不愧君子;读圣贤书,立天地心,是大丈夫;敢取义成仁,存救世热肠......这是我的人生信条。
8、 其实,我们可以让中华美!!!
点拨:像屈原立下"兴国"的志向一样,同学们也要立下鸿鹄之志--志洁行廉,自强不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让外国人和我们接轨"。让我们共同努力,因为我们:"同祖同宗是炎黄,同根同脉是汉唐,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中国字,爹娘生养我华夏之邦,自强不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香火鼎盛我华夏之邦。百家姓里你姓李我姓张,血脉里淌着